华中师范大学

报刊:《华中师大报》

版面新闻

  • 彰显学科实力 提升国际影响 第37届国际格点场论大会在汉举办

    摘要:彰显学科实力 提升国际影响 第37届国际格点场论大会在汉举办 本报讯(记者 党波涛 通讯员 袁强)彰显学科实力,提升国际影响。6月17日至22日,由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37届“格点场论”国际会议在武汉开幕。 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家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研究人员齐聚武汉,以大会报告、专题分会报告及墙报等形式,围绕算法与超级计算机、超量子色动力学、手征对称性、强子谱、强子结构、有限温度有限密度下的量子色动力学、标准模型参数与重整化、理论发展、真空结构与禁闭、弱衰变与矩阵元等议题,交流探讨近期格点场论领域中的重大成果和进展。为了促进学术共享与交流,本次会议与蔻享学术交流平台合作,对大会报告进行了全球直播。 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始源于1903文华大学物理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汇集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也形成了学术研究的华师特色。学院研究成果突出,尤其是实施“特区”建设以来,以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迅速进入国际前沿领域,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已逐步发展为国际“高能核物理”研究重镇。国际格点场论大会是世界物理学领域的高端盛会,学校能承办此次会议,倍感荣幸,这既是组委会和学界对我校粒子物理研究所格点场论研究团队的高度信任,也是对学校物理学学术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作为会议主办单位,我校先后从海外引进20余名高能核物理与粒子物理方面高端人才,其中国家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7名,组成了高能核物理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在硬探针信号、集体运动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相图及临界点寻找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逐渐成为国际高能核物理研究重镇。2018年,学校成立了核科学计算中心,第一期GPU集群的理论峰值为每秒1千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于2018年6月入选了全球最快的500套计算集群,主要用于格点场论模拟计算。

  • 复句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

    摘要:复句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 本报讯(见习记者 郑雯斐)6月29日,由我校文学院主办的“复句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原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原我校副校长、原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李向农,副校长彭南生,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负责人胡亚敏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西班牙、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30多位学者参会。 彭南生指出,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复句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我校提供了一个学习、请教、交流沟通和展现成果的机会,具有交流经验、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激发创新思维的作用。 李宇明着重介绍了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的学术研究,认为邢先生的研究植根于语言事实,并通过其多年对语言事实的细致观察摆事实、讲道理,体现出“语言学研究是有温度的;语言学人对待社会、对待人也是有温情的。”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复句的事实挖掘和理论探索、汉语方言复句、古汉语复句、民族语复句、跨语言复句对比和类型学、复句信息处理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 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来访

    摘要: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来访 本报讯(记者 党波涛)6月21日,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一行来校交流。 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对吴清基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高度评价了吴清基在教育理论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建树以及两岸教育事业交流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将一如既往做好基础教育领域工作,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台胞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为两岸关系的未来贡献华师力量。 湖北省台办主任李建红说,两岸合作交流日益广泛,教育领域大有天地大有可为。近年来,湖北与台湾的合作交流成效显著硕果累累,湖北已成为两岸合作交流的一个重镇。希望我校继续支持两岸教育交流工作,为台胞下一代教育提供便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两岸合作交流。 吴清基表示,武汉在两岸教育交流方面表现积极,成效很大,两地的师生合作交流活动很多。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高水平有影响的师范大学,教育实力雄厚,在两岸教育交流中体现了学校的责任担当和教育情怀。 座谈会召开之前,吴清基一行在赵凌云和我校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的陪同下拜访了章开沅先生,就相关事情作了深入交流。

  • 我校与武汉音乐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优质办学资源开放共享

    摘要:我校与武汉音乐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优质办学资源开放共享 本报讯(通讯员 鄢文津)6月27日,我校与武汉音乐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人才建设、平台共享、科研合作、教师互聘、文献共建、师生互访、学报专栏、舞台演绎、干部挂职和共建荆楚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办学优势,促进双方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和优势特色学科融合发展。 为推动协议落实,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提出,要在进一步拓展深化科学研究、共同打造音乐品牌、共享美育课程三个领域重点开展工作。希望通过双方全面合作,推动两校一流学科建设,把武汉地区打造成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训和音乐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本报讯(通讯员 邢婷婷 张锦航)6月19至20日,我校美术学院走进华师附小南湖校区举办艺术展览。此次画展有近30幅作品展出,作品形式包括油画、版画、国画、海报,均为我院博雅原创、创意市集优秀作品。艺术展览期间,各班老师组织学生纷纷前往展厅观看,不少作品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

  •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协同育人

    摘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协同育人 本报讯(通讯员 翟苏敏 杨慧婕)6月22日,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会议”暨华师—上海诺姆四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校召开。 副校长夏立新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他代表学校感谢诺姆四达集团的支持,希望本次合作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独特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协同育人,服务社会。 心理学院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度重点工作。教指委员听取汇报后,对中心2018年度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中心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中心应“以生为本”,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力新兴信息技术,打造综合化、智慧化、规划化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桂子青年学者”聘任仪式举行打造华师事业发展“生力军”方阵

    摘要:“桂子青年学者”聘任仪式举行打造华师事业发展“生力军”方阵 本报讯(记者 党波涛)6月26日,我校“桂子青年学者”聘任仪式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聘任仪式上,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和副校长蔡红生为入选2016、2017年度“桂子青年学者”项目的74名教师颁发聘书。聘任仪式由副校长彭南生主持。 赵凌云在讲话中指出,青年学者是学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梯队,也是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最年轻的、人数最多的方阵。“桂子青年学者”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赵凌云希望“桂子青年学者”们能够履行学校责任,增强“桂子”担当,担起学校事业发展的时代责任、未来责任、历史责任;履行学术责任,弘扬“摘桂”精神,担当学术骨干,引领学术方向,开拓学术领域;履行育人责任,培育德艺双馨的“桂花”品格,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正确处理好个人学术发展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辩证关系;履行生态责任,彰显“桂树”品格,不仅要当好学者,更要在学校学术生态、人文生态、政治生态建设中担当责任,无私奉献、扎根大地、朴实无华、淡泊名利。 彭南生希望各单位抢抓机遇,有计划、有目标、成体系的做好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学术、爱惜人才的氛围,为我校学者履行好岗位职责、潜心教学科研创造好的条件,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双一流”大学建设。

  •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揭牌

    摘要: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揭牌 本报讯(通讯员 马珺)6月18日,我校和大理大学共建的滇西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在大理大学揭牌。副校长夏立新以及我校社科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应邀参加揭牌仪式。 夏立新代表学校对研究中心揭牌表示祝贺,回顾了两校从校际合作到对口支援的历程。对于两校间的合作愿景,夏立新充满信心,他表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将代表学校发挥优势、汇聚资源,加强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服务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大理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积极努力。相信在两校共同努力下,研究中心一定能够成为云南地区领先的文化生态研究高地,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文化生态研究事业开创新的道路。 作为我校与大理大学共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是学校对口支援大理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心旨在依托我校的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学校与大理大学间的学术联系,围绕大理和迪庆两个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滇西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理论和实践研究。

  • 我校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

    摘要:我校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 本报讯(通讯员 杨屿)6月14日,我校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暨揭牌仪式在科学会堂301会议室举行。中心依托学报编辑部、出版社、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力量,旨在基于跨学科文化融合,整合成熟的学科、中坚的学术力量、稳定的学术阵地,主要从出版传播、影视传播、文化传播三个方向开展相关研究,服务我校文学一流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并服务于中国当下的文化建设。 与会专家积极为中心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围绕中心如何充分发挥学报、出版社、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已有优势,利用文化传播学交叉学科特性,整合地域资源,促进学院学科发展,创新学科体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探究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助力提升国家形象,以及新时代网络文学与视频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华中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229736次访问,全刊已有1420652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