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报刊:《华中师大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华师校园:不再见的繁华角落

    摘要:

  • 东南门:消失的小吃街

    摘要:沿着桂中路,右转至桂南路,途径东区宿舍、学子餐厅,穿过高职体育场,抬头望去,即可看到“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几个大字。走出东南门,就能看到那条曾经承载着华师人记忆的“小吃老街...

  • 博雅论坛:校园BBS的“落幕”

    摘要:华大博雅论坛,这个05年至08年在华师乃至武汉红极一时的校园BBS,可能对现在在校的华师学生已是十分陌生。虽然这个校园官方BBS论坛,就在信息门户网络资源的链接中。博雅论坛...

  • 老图书馆:一座承载历史的图书馆

    摘要:与恽代英广场相对,伫立在飘扬的五星红旗后的,是华师曾经的老图书馆。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新图书馆开馆典礼于5月16日举行,为在功能上对新、老图书馆加以区分,也为传承华师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雅论坛:校园BBS的“落幕”

   期次:第1205期      查看:7   




  华大博雅论坛,这个05年至08年在华师乃至武汉红极一时的校园BBS,可能对现在在校的华师学生已是十分陌生。虽然这个校园官方BBS论坛,就在信息门户网络资源的链接中。
  博雅论坛最火的时候,有六个人负责论坛。从2005年9月做到2008年6月这三年时间里,站长王涛几乎每天都要花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做页面浏览、数据分析、版面统计等工作。为了保持“火爆”,他们还要不时改善硬件、维护软件。
  当时,博雅论坛的影响力早已到了用户的生活中。线下聚餐聚会、网友诗歌大赛、论坛售票……线上生活拓展到线下。“举办活动不用怎么宣传,人都会到很齐,感觉论坛得到了认可和尊重。”谈及当年论坛盛况时,王涛不经意间流露出自豪。
  博雅“面对面”直播是当时学生与书记、校长在线论坛交流的重要栏目,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心理教育专家汪海燕等都曾接受过邀请。
  “论坛上交流学习还是占主要的,论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中关于学习、选课、考研的一些经验都可以线上交流。”任职于校党委宣传部的党波涛老师曾以“天马行”的ID在论坛上发过很多帖子。学工部副部长刘永生也为博雅论坛的兴盛“添过薪火”。
  2005年前后,高校论坛开始加强管制,大学BBS需要实名注册。然而博雅论坛人气依旧不减。论坛里曾经“舌上春秋”辩论版的负责人汪一峰还记得,当时发出了几万个帖子。
  “以前坛友们会组织很多活动,发个帖子几乎是‘一呼百应’。”2008年后任职的站长揭淼回忆道,而如今却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盛况了。
  2013年9月10日,博雅论坛的发帖量为59,与兴盛时期发贴量最低1000条相比,如今的博雅论坛已在慢慢淡出华师人的视野。华师贴吧中有位毕业已久的学生发了个帖子“听到《南湖秋月》,怀念在学校的生活,想上论坛,可惜已经上不去了,也回不去了”。
  论坛活跃用户逐渐减少,愿意参与到论坛日常管理和运营的人随之减少。技术升级慢、网站bug不断出现、新消息推送迟缓、垃圾广告频繁弹出、新的社交媒体造成冲击……不止如此,管理也越发严格,发言不许带上链接,十点半后无法发帖,甚至网页访问十分缓慢,也没有及时修复,这都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发帖量日均不足十个。
  面对这种情况,博雅论坛曾经的站长徐英钟给博雅论坛来了个“大变身”。“华大博雅”标题的背景图从原来的蓝色水波换成现在的华师全景。分类栏也由标题下方的位置变为竖列于界面左边,11个分类一目了然。而首页8个版块如“热门话题”、“教务处通知”“图书馆通知”等也会实时更新。
  改版后,论坛新版上线首日的主题数为1个,之后十几天最高的时候也仅仅是13个。徐英钟很乐观,觉得没有关系:“我的初衷源于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和一点力所能及”。
  谢博文在华师读书四年,后留校工作。在学生时代拥有了计算机后,就习惯了在论坛里“灌水”,他的大学生活与博雅论坛紧紧相连,工作后,论坛也沉寂下去了,在2014年,甚至陷入了瘫痪状态。直到偶然发现华大博雅论坛的运营团队悄悄对论坛进行了改版,将之前的论坛数据进行了清理,把后台程序也升级到了最新版。这令他更期盼论坛的复兴,还忍不住写了一篇博文,提出了自己对论坛的建议。
  但在论坛艰难更新改进的同时,人人网、微博、朋友圈、百度贴吧已是在不断抢走BBS的用户。博雅BBS论坛能否重生,再度回到华师人的社交中,还是个未知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中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290次访问,全刊已有1421248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