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报刊:《华中师大报》

版面新闻

  • 校园体育赛事:“体育育人”的高歌

    摘要:校园体育赛事:“体育育人”的高歌 5月24日,第四届部署师范大学国际学生足球联赛在我校开幕。除此之外,排球、羽毛球等比赛都以不同规模在我校开展着。 “生命杯”排球联赛是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校级比赛,“绿茵杯”是绿茵联盟足球社承办的足球赛,“化羽杯”羽毛球比赛则是化学学院为学院学生提供的竞技平台。从学院承办到社团承办校级比赛,从协助开展校级比赛到主动开展院级比赛,竞技体育的氛围在桂子山上愈加“浓烈”。 校园体育赛事如何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呢?且看这些比赛承办者及参与者的回答。 “生命杯”:在排球场上释放生命的力量 5月14日,第17届“生命杯”排球联赛于佑铭体育馆拉开序幕。这是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15级李香霖在本科阶段最后一次参加“生命杯”排球联赛。几年来,生科院女子排球队屡屡与冠军失之交臂,作为队长的李香霖既有遗憾又满怀期待:“希望这次能赢,我们会冲的!”不仅是排球队,还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推动着这场比赛的举办。 “生命杯”已经连续举办17年了,这已经成为了生科院的传统。在有关“生命杯”的最早的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比赛中场休息时,生科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对女排和男排进行了技术和战术上的指导,指出他们在场上的失误之处,同时鼓舞士气。”由此可以见得生科院从上至下对这场赛事的重视,以及多年积淀的热爱排球的传统。 今年的“生命杯”从四月中旬开始筹备,期间被叫停,比赛几近取消。各个学院的排球爱好者一面争取比赛正常进行,一面商量着“退路”——如果此次比赛举办不成,就相互约打友谊赛。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比赛最终得以开展。对于为了“生命杯”而放弃支教的李云超来说,这场比赛更是意义非凡。这是李云超第一次参与组织“生命杯”,加之他又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所以他在欣喜之外又有些许紧张。除了李云超外,还有很多人在为此付出。 在李香霖看来,“生命杯”不仅是让更多人加入到排球运动中的动力,还搭建了让热爱排球的人互相切磋的平台。“希望大家可以享受在场上并肩战斗的每一分钟!”她说道。 5月21日,“生命杯”排球联赛决赛举行,生科院女排再次无缘冠军。但是,让每个球员在赛场上释放生命的力量,大概就是“生命杯”的意义所在。 “绿茵杯”:为热爱组建球队 “球进了!”随着观众们的一阵欢呼,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男足队伍凭借点球拿下此次“绿茵杯”冠军,历时近一个月的绿茵杯落下帷幕。本次“绿茵杯”比赛由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华中师范大学绿茵联盟足球社承办。“绿茵杯”是桂子山上一年一度的大型足球赛事,每年初春都会有来自各院的球队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为学院奋战。 此次 “绿茵杯”的参赛队伍有39支,其中男足队伍21支,女足队伍18支,在筹备的过程中,合理地安排赛程、对人力物力进行预算以及考虑突发情况成为了第一道难关。“策划书我们上学期就开始写了,撰写完后我们也反复修改多次。”绿茵球社社长孙睿钢介绍道。绿茵球社宣传部部长赵晓迎回忆道:“在预算方面我们核对了很久,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我们山上的裁判很少,有时候我们会找一些体育学院的人来球社帮忙。”比赛的进行过程也非一帆风顺,人手不足是常常出现的问题,赵晓迎说道,“就摄影部这边来说,成员们面临的突发情况非常多。”据社长介绍,四官也会出现不足,许多场比赛的四官由赛监兼职。 “我们学校女孩比较多,在大学之前很少有女孩接触到足球。尽管许多学生都是被‘骗’进球社参加训练、筹备比赛的,大家都选择了留下来。”在赵晓迎看来,“绿茵杯”的举办就是为了让山民们感受足球的魅力,吸引更多对足球感兴趣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之中。 “尽管这次我们学院的成绩不理想,但大家都非常努力。有一天比赛时下着大雨,大家都依旧冒着雨飞奔在绿茵场上,球社的裁判及摄影师们也无一缺席。”新闻传播学院的参赛选手彭彭说道,“我同时也是球社的摄影师,虽然我拍的照片不怎么样,但学姐还是会鼓励我。” 在孙睿钢看来,“绿茵杯”的举办有利于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精神建设,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有了比赛的存在,在每个院里只要有热爱足球的同学就会想办法组建球队,每周安排训练。”他说道,“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同时也是比赛举行的意义。” “化羽杯”:增强体育锻炼,促进沟通交流 4月14日下午,化学学院第五届“化羽杯”羽毛球团体赛在佑铭体育馆羽毛球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4年,化院体育部尝试举办趣味与普适兼备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了解到化院大部分师生都会打羽毛球,“化羽杯”因此被举办起来。今年,“化羽杯”赛程长达两天,组别多样,参赛人数达62人。 “研究生课题组师生整天呆在实验室里比较闷,体育部应该给他们创造加强运动的机会。”化院体育部部长张晓聪说道。她以为化羽杯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整天待在实验室的研究生和老师的锻炼、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尽管“化羽杯”规模没有校级比赛宏大,但也有独到的好处。相较于校赛的专业性和竞争性,不少化院的羽毛球爱好者们更喜欢师生共同参与的“化羽杯”。“许多学生都是会打一点点就来参赛了,校级比赛里高手多着呢。”她介绍道,“校级赛的参赛者那么多,大家都会有畏惧情绪。” 今年的“化羽杯”从寒假就开始筹备。早在开学前,体育部助理就已完成策划案。一开学,本科生院就与研究生协会对接,经协商确定了赛制和时间。 张桓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化羽杯,今年是他参加比赛的第三年。在他看来,大部分同学进入大学以后运动量有所减少,化羽杯是激励同学们积极运动的良好方式。同时,他在化羽杯中还收获了友谊,认识了其他年级的学弟。 张晓聪认为,尽管“化羽杯”不能对师生们起到锻炼的长期督促作用,但至少能在赛前督促选手们“练一下”。她相信以趣味比赛的方式能激发化院师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养成运动的习惯,在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同时拥有强健的身体。 无论体育比赛以什么规格举行,都是由一群热爱这项运动的人默默推动着。在他们眼里,热爱就是要让更多人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校园体育比赛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方式之一。 “体育育人”已经不再是口号,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投入进来,先“育我”,再“育他人”。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影响,并且去影响更多的人。 (作者为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 成为特教老师:心怀期待努力前行

    摘要:成为特教老师:心怀期待努力前行 提到特殊教育,首先会想到什么?残障儿童?难以管理?需要特别呵护?特殊教育学习什么专业课程?以后做什么工作?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大部分人会在心中画一个问号。 和大多数人一样,特殊教育系2018级莫娜(化名)和黄沁语对特殊教育也是“迷迷糊糊”,一个是报考时“刚好看到”就选择了,一个则是被动“调剂”到了这个专业。特殊教育系到底要学什么以及以后能做什么,当时她们心中并没有答案。 和莫娜、黄沁语不同,特殊教育系2015级曹元梦从开始选择特殊教育系就非常慎重。虽然一直想要成为一名老师,但是她却对语文、数学等学科并“不感冒”,甚至觉得它们有一点“死板”。曹元梦觉得特殊教育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专业,尽管目前特殊教育专业还比较冷门,但是她说自己能被特殊教育专业录取,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我校特殊教育系每个年级大约有40个学生,其中公费师范生约占30人,教育学大类分流选择特殊教育系的学生大约10人。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系主任雷江华教授告诉我们,在教育学大类分流时,有一些学生想要选择特殊教育系,但是最终会因为家长的反对意见而放弃。雷江华对这种情况也表示无奈:“我还是会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如果实在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也只能尊重父母的意愿。” 学生们不愿选择特殊教育这个专业,也是事出有因。虽然报考时经过了慎重考虑,但是真正进入专业的学习后,曹元梦对特殊教育却变得有些“抗拒”。她的性格比较内向,第一次去做志愿活动时,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她全程置身于一个无声语言的环境,这让她倍感压抑。 除了专业的特殊性之外,对特殊教育的误解与偏见也是让大家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莫娜告诉记者,比起普通老师,“我们(特殊教育老师)干着很累的活,却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也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在她看来,这些都源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还不够充分。 武汉市第二聋校老师姬振红介绍说,目前特殊学校的编制按照1:6分配,由于编制问题,很多应届毕业生不愿意进聋校、盲校。“近几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将特殊教育老师单独划分编制,编制不足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雷江华认为,目前人们之所以对特殊教育发展“比较淡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氛围不够”。“特殊儿童不是社会负担,他们不是‘包袱’,而是‘财富’。”雷江华认为,与其对特殊儿童进行过度“围观”,不如自然地看待,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他们。“他们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点特殊的儿童,他们本质上和我们都是一样的,善加引导,还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好在,随着专业学习的逐渐深入,曹元梦的“不适感”开始慢慢消散。四年期间,她参加了很多志愿活动———全纳服务队、星光自闭症儿童服务中心等社工类志愿活动以及科研类的志愿活动,她都有所接触。曹元梦觉得和特殊儿童相处起来,自己也会变得“简单”,原先内向的自己也逐渐变得善于交流。她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对孩子们未来生活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在黄沁语看来,特殊儿童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正常儿童,但他们都很淳朴善良,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也可以愉快、轻松地与之相处。 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老师需要掌握许多“非常规”的教学技能。就课程设计来说,普通老师是面向全班学生统一设计教学目标,然而在特殊教育中,特教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比如在音乐课上,普通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带着学生听音乐,而在聋校老师则须带领着聋哑儿童们通过脚下地板的律动来感受节奏。此外,如何处理突发状况是特殊教育老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为了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特殊教育的课堂上往往由多个老师共同维护,教学目标也要逐渐从对学生行为规范“过渡”到传授知识技能。 基于此,要培养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老师实非易事。雷江华告诉记者,特殊教育系的学生们要具备四种技能:教学技能,起码要懂得盲文和手语;康复技能,包括认知训练和物理治疗等;艺术技能,能够引导学生;以及一定的研究技能。目前,我校特殊教育系主要集中在认知与干预、教育与就业、早教与康复和融合教育与保障四个方向,专业课程也基本保持几年一更新。此外,学校还联合国家数字化中心成立了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计划逐步打造信息化的特殊教育,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在学生自主选择意愿不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易等因素的影响下,尽管特殊教育专业比较小众,就业率却很乐观,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百。雷江华说,每年都会有特殊学校找他“要老师”,但是由于毕业生人数有限,很多时候他也是爱莫能助。 “特殊教育毕业生‘抢手’也折射出专业师资存在不足的问题。学校特殊教育系目前仅有8位专业老师,师资‘供不应求’就不能扩招,毕竟教学质量必须保证。特殊儿童缺老师,特殊教育学生也缺老师。”谈到特殊教育未来发展,雷江华一直强调要壮大师资力量。 除了师资以外,硬件设施缺乏、实训场地不足也是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短板。“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有技能训练,只有建立起足够的场地,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雷江华如此表示。黄沁语对此表示赞同:“特殊教育并不是一个献爱心的专业。老师仅仅依靠有爱心和耐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技能。” 即便前路漫漫,对于未来,曹元梦依旧充满信心。即将毕业的她选择了深圳一所特殊学校。她说可能以后会考在职研究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更多的孩子。一开始对专业没什么感觉的黄沁语也在学习和社团活动中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慢慢培养起了对专业的兴趣,也真心希望特殊儿童们能同样被宠爱。对于特殊教育系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心怀期待,努力前行,就是他们如今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作者为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和2018级本科生)

华中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0159次访问,全刊已有14216456次访问